17611538698
webmaster@21cto.com

对话MySQL之父 Monty:数据库产业在中国进展飞速,正在筹备MariaDB的中国团队

资讯 0 1361 2022-10-15 07:22:41

图片

导读:全球数据库赛道正处于新一轮变化阶段。

据中国信通院今年发布的《全球数据库产业图谱(2022)》中,2021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约为700亿美元,而且在过去十年,全球有近200家数据库企业相继成立。

在中国,这股数据库产业热潮也在持续升温。一个例子是,2013年后,中国基本每年会新出现10个数据库厂商。而单在2021年,就有数十位具备互联网、国际数据库背景的创业者批量涌现,准备在OLTP、OLAP、时序、多模态、流式等领域深耕。

当前,虽然随着需求变化,数据库的类型也变得多样,但关系型数据库依旧牢占市场主流,最典型的产品如Oracle、MySQL、DB2等。

近期,科技媒体36氪采访了MySQL之父、MariaDB创始人Michael Widenius(以下简称Monty),和他一起探讨了数据库的技术产品、商业路线等话题。

谈及MySQL和MariaDB,不得不提到一段关键历史。

今年60岁的Monty,是MySQL的CTO和联合创始人,撰写了MySQL95%的服务器端代码。在MySQL以10亿美元的价格被卖给SUN,SUN又被Oracle收购后,MySQL的所有权也落入Oracle的手中。为了保持MySQL的开源使用不受影响,Monty又在2009年创立了MariaDB。

作为全球数据库领域的标杆人物,Monty表示,他对中国数据库市场有着多年关注。一个例子是,过去10年他常会到访中国,在帮助中国客户解决数据库问题的同时,宣传MariaDB。这一次,也是被疫情打断3年后,Monty再次应其中国合作伙伴、国内数据库云领域代表公司沃趣科技的邀请来到中国进行调研——作为MariaDB社区国内运营方之一,沃趣和Monty的友谊已达10年,过去也曾多次邀请他来华访问。

谈及这次来到中国的感受,Monty表示,上一次没有看到国内有如此多数据库领域的公司,可以说数据库的趋势在中国已经兴起。另外,作为自1983年就开始探索开源的资深从业者,他也肯定地表示,中国数据库的开源热潮和海外并没有什么差异,而且也会像海外一样,让中国的产品和生态得到更好地打磨。“中国也是MariaDB下载量最大的地区。”他特别强调。

或许正因良好的用户基础,Monty透露,正式进军中国也是MariaDB下一站的重点。"我们在筹备建立MariaDB的中国团队,要和更多的中国云厂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联系。这是这次来中国的一个重要目的。"Monty表示。

这意味着,在不少中国数据库公司走向海外的同时,MariaDB这家芬兰公司也想在中国市场开辟更多疆土。如今的一个现实情况是,不少国内大B客户正处于国产替代阶段。对此Monty表示,国产替代是MariaDB非常看重的场景,而MariaDB"和Oracle有非常高的兼容性,Oracle上面的应用可以直接跑在MariaDB上"——这也是他眼中,MariaDB的特点之一。

而且,今年对MariaDB来说,也是在资本层面意义特殊的一年。36氪今年年初曾报道,MariaDB宣布完成1.04亿美元的D轮融资,并计划与特殊目的收购企业 Angel Pond Holdings合并的消息。那时,Angle Pond团队也向36氪表示,自己已为MariaDB规划了一系列China plan。

如今看来,这次Monty的访华之旅,正是这些计划逐步落地的迹象之一。

以下为对话部分:

36氪:这次来到中国,你感受到中国数据库领域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?

Monty:上一次没有看到这么多数据库领域的公司,包括也有很多人进入到分布式数据库领域。可以说,相比上一次,我看到关于数据库的趋势已经起来了。中国数据库领域的进展是很快的。

在客户层面,也能看到客户的选择也更多了。目前对于客户来讲,他们会希望得到一套解决方案,比如既可以在云上支持,也可以支持本地化的方案。对于客户来说,他们不希望有很多个数据库供应商,而是希望有一个统一的供应商解决所有需求。

36氪:刚好也在2021年,中国出现了开源热潮,你怎么看待这次中国的开源热潮?

Monty:很高兴看到中国的很多程序员进入开源领域。这件事对于企业自身和整个生态,都是非常有帮助的。尤其对于那些中小企业而言,如果它们要想和大企业去竞争,开源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。但问题是,很多企业也都在争相招聘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,这可能也会是一个压力。

现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很好的开源数据库的代表,包括像MariaDB,就是非常好的开源案例。整体对于这个行业来说,从业者们并不是从零开始造一辆车,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,多加一些新的功能,来让这个车更舒适。

36氪:但有一种说法是,中国的互联网大厂太卷。996的工作状态让优秀的程序员们无法有精力投入开源,你怎么看?

Monty:阿里、腾讯和华为,其实都属于工作节奏非常紧张的大企业。然而他们在数据库领域也投入了很多开源建设。很多大企业,都在支持一些他们自己正在用的开源数据库社区。比如给社区不断提供新的补丁包的形式,就是一种很好的回馈。

36氪:你觉得中国的开源,和国外的开源有什么差异?

Monty:我对MariaDB最为熟悉,对其他数据库的开源可能不是非常了解。针对MariaDB,我们看到中国已经有非常多的程序员在开源社区里做贡献。有一点我要特别说明,就是在全球范围来看,中国其实是MariaDB下载量最大的一个地区。

我不是很确定中国下载量最大的原因,或许和中国人口更多,也拥有很多优秀的程序员有关。另一个可能是,对欧洲和美国程序员来说,除非想获得新版本,大家更多会从Linux上直接使用,而不需下载。对于中国来说,可能大家更多会去下载。但在整体上,我没有感觉到中国跟海外的数据库开源有太大的差异。

36氪:你怎么看待数据库公司和云厂商之间的合作?

Monty:除了过去三年因为疫情交通不便,其实过去10年里,我经常会来中国和主流的云厂商密切沟通,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,也宣传MariaDB。通过这种和云厂商的沟通合作,MariaDB也被更多的人接触和使用到。我们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中,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工程师,大家可以基于一套底层的源码来协作优化,在底层不变的情况下添加更多的功能和元素,让双方都省时省力。

36氪:那么,MariaDB和PolarDB之间的异同是?

Monty:PolarDB是分布式的版本,这意味着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,就是可以很快速地增加一个新节点或者减少一个节点,这对于云上的场景来说是很方便的。但MariaDB也有自己的优势。举个例子:我们和Oracle有非常高的兼容性,Oracle上面的这些应用可以直接跑在MariaDB上面。而对于PolarDB来说,这点是做不到的。这个优势非常适用于那些现在想要从Oracle替换到其他开源数据库的这些客户,这点是非常重要的。

还有一点很大的差异,就是PolarDB只能用在阿里云上。而MariaDB可以用在本地、私有云上,也可以支持任何公有云。

36氪:现在除了阿里云,还在和哪些云厂商沟通合作?大家的合作有着怎样的异同?

Monty:目前我们和亚马逊AWS合作,同时和微软的Azure也有合作,微软也给MariaDB的开源社区贡献很多补丁。

现在,我们也在筹备建立MariaDB的中国团队,也要去和更多的中国云厂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联系。这是我这次来中国的一个重要目的。阿里巴巴首先是MariaDB最大的开源社区贡献者,其次它也是MariaDB的股东之一,所以我们和阿里巴巴有更紧密的合作。另一方面,AWS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者,近期也贡献了很多补丁包。

整体来看,阿里和亚马逊的差异可能是在回馈给社区的补丁包的大小、数量、和质量上。而阿里长期基于MySQL和MariaDB工作,所以他们也会有很多产出回馈给开源社区。

36氪:有一种说法是,开源+云是让数据库公司赚钱的最佳路径,你怎么看?

Monty:我并不觉得和云合作是唯一的或者是最好的商业化路径。如果你是这个云厂商的唯一一个选择,或者说唯一一个供应商的话,那当然可以获得很多收益。但如果云上有很多个数据库的产品,那可能你并不会赚到钱。

36氪:关于进军中国市场的计划,有更细致的信息可以分享吗?

Monty:我们要在本地建立团队,并寻找更多合作伙伴。因为在中国,有很多潜在的客户提到需要本地化、甚至是在当地的支持,单枪匹马是完成不了这种需求的。我们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,在世界各地、各时区都可以提供支持和服务,但确实有一个问题是,我们能够说中文的人不多,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招更多中国的优秀团队成员。招聘这类优秀人才,能保证我们的客户在第一次对话时,就非常了解我们的产品,同时我们也能清晰了解客户的需求。

在合作伙伴方面,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到销售,另外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技术性的支持。虽然在海外我们有后端团队能够解决任何问题,但是在第一线和客户做沟通、提供支持的这些人,必须要会说中文。

36氪:中国的数据库领域正在经历国产化的浪潮。国产化的客户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?

Monty:是非常重要的。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在使用MySQL的同时使用MariaDB。它们两个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差异,因为底层的代码都是同一套。但MariaDB可能会更加自由、更加开放一点。而且,对于那些想要去做迁移的用户来讲,如果用的是MySQL5.7或者之前的版本,从MySQL迁移到MariaDB只需要几秒钟时间。毋庸置疑,国产替代趋势对于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,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进入这个市场。

可能所有开源的项目其实都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。因为开源的产品并不受哪一个企业、国家所控制,也不存在后门泄露和信息安全的问题。中国的程序员也已经在和这些项目合作了。对于使用开源产品的人来说,也可以不只依赖一家供应商。如果供应商开始有一些"奇怪"的行为,你依然可以使用开源产品,并从其他人那里获取支持和帮助。

36氪:但是关于开源软件是否安全,也存在争议。

Monty:对于一些大的开源项目,比如Linux和MariaDB,都有非常严格的代码提交流程,有很多人去检查被提交的代码是否存在问题。同时,也会持续有人通过各种工具来确认整个代码的安全性。但对于一些运营人数很少的项目,肯定是存在安全隐患的。谷歌之前做过一个关于开源社区的安全性的调研。调研显示,Linux在解决bug的速度上比微软快两倍。这并不是说微软做的不好,而是Linux做的太好。对于MariaDB来讲也是这样,我们会尽量在一天之内去解决所有问题,是非常快的速度。

36氪:很多中国的数据库公司也决定进军海外。你怎么看这件事?

Monty:中国的数据库企业出海,如果走开源模式就会比较简单。但如果不是开源,会比较难。而且开源的产品也有不同种类的许可证,在商业化上也能够产生正向激励。

36氪:整体来看,你觉得数据库的未来是走向更多元还是更统一?

Monty:我觉得没有一个数据库能够解决所有的这种需求。我自己认为,未来可能会有10到15种不同的数据库能够满足不同需求,比如像图数据库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数据库。很难有一种数据库来解决所有问题,也很少有数据库能够做到像MariaDB这样,能够解决很多的场景和需求。

36氪:市面上有特别多的数据库的产品,但是巨头肯定是不多的。如果大家想要成长为像Oracle、MySQL这样级别的产品,需要做对哪些事?

Monty:招到更优秀的人,同时要保有足够的利润和钱,这样你才能持续做下去。同时,产品最好基于开源的形式,这样你就不需要仅靠自己来做所有的事情。

对于那些正在寻找融资的公司来说,我的建议是不要太早的拿投资。因为如果太早拿,可能在事情还没有做完的时候,公司的大部分就已经归属他人。所以尽可能晚拿投资,同时也持续与客户合作,共同迭代产品,会比较好。最适合拿投资的状态,反而是你不需要依赖这笔钱来生存下去的时候,因为这时候你会有更好的条件赢得谈判。

36氪:如果能再次回到设计MySQL的时候,你觉得自己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吗?

Monty:可能不一定会有太多的变化。因为在当时,我们已经用所能用到的资源,尽量做到最好。如果回到过去,还是相同的资源的情况下,也不会有什么地方能做到更好了。我想象不到哪一个什么功能,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做却没有做好或者没什么用。

36氪:对于想要创业的年轻工程师,你会有什么样的建议?

Monty:前期要和潜在客户去沟通,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,并且去确保这套解决方案是可以复制的。当年我们就是这样解决了客户需求,直到五年后才接受风险投资的钱。公司自己有一些资金积累,也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。

另外我还想提一点,我认为这些编程的专业的人员,如果做得好的话,就应该坚持去做编程的工作。我本人直到现在也依然在编程,我现在也在做一些MariaDB的开发工作,同时也在响应一些客户的需求。编程的人员不应该坚持要去做管理岗,我也是招人去做管理,而自己在坚持写代码。

来源:36氪

评论